聊城市农业农村局 -js555888金沙

阳谷县安乐镇袁楼村:抓党建促争先 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4-04-09 10:56:02
字号:


阳谷县安乐镇袁楼村,是鲁西平原地区的一个传统村落。由于村内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落后、村集体无收益,“脏、乱、差”空心化一直是袁楼村人的多年印象。近年来,袁楼村借助省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帮扶的机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四件大事”,凝聚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党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群众广泛参与、上级党组织支持赋能的“四方力量”,党组织由软弱涣散到坚强有力,正在发展为产业鲜明、村容整洁、村民持续增收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抓实基层党建,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村庄要发展,支部是关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派驻聊城市阳谷县袁楼村第一书记吕艳驻村以来,袁楼村通过“软硬”结合方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抓好班子党性锤炼。通过规范组织生活、强化理论学习、推动建章立制等方式,着力解决村党支部政治能力不强、战斗能力不足的软弱问题,持续提升领导班子软实力。二是创新党建服务阵地。投资15万元整合闲置土地资源规范提升办公场所、新建党建主题广场、加强党性教育载体建设创新,充分保障党群活动、政策宣传等工作的开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村庄发展“乘风破浪”搭建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三是锻造可靠过硬“领头雁”队伍。大力培养并发展素质高、能力强、肯担当的优秀分子入党,为支部注入新鲜活力,已转正2名年轻党员,发展1名预备党员,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赴多个优秀党建引领示范地观摩学习,积极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倡树先进典型。

二、培育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村庄要发展,必须有资源。袁楼村充分发掘“两块地”资源,即通过开展“三资”清理盘活闲置地,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走出了村庄无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困境。一是盘活资源促增收。以农村“三资”清理活动为契机,统一规整村内闲散地、边角地,清理整治废弃宅基地,盘活可种植闲散地50余亩发展育苗产业,培植果树千余棵。利用村内闲置厂房,争取财政帮扶资金80万元建成20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二是土地流转促增收。袁楼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群众多在附近就业打工,种植收益不高。袁楼村因势利导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进行资源整合积极争取阳谷县吨半粮示范区试点项目落地袁楼,流转全村近四分之三的耕地1227亩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种植,确保粮食丰产高产稳产,年增收可达50万元,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和流转分红。三是“渔光互补促增收借助废旧坑塘引进“渔光互补”产业项目,水上建设光伏发电项目1.556mw,每年可产生清洁能源电量约240万度,年收益约96万元;水下发展淡水鱼、小龙虾等经济鱼种养殖,每亩预计可产生1000元效益,企业按照每亩800斤小麦市值价格标准租赁坑塘,村集体年增收可达3.36万元创新走出一条盘活“废弃坑塘”发展“渔光互补”促村集体增收的新路径

三、惠民生顺民意,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村庄要发展,群众满意是关键。袁楼村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提升文化生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利用各级帮扶资金150余万元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深入开展村组内主干道路硬化及胡同修建工作,建立里长约2000公里,重新修建村内下水道500米,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同时对扬水站进行提升改造,扩大灌溉面积200余亩,有效提高村内排涝和农田灌溉的能力。二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规范乡村治理,袁楼村推出“信用积分 ”制度,将信用积分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等村内事务深度融合,同时通过物质奖励、光荣榜单、荣誉表彰等方式建立信用积分奖励激励机制,突出正面引导,坚持弘扬先进,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用“小支点”撬动乡村治理“大杠杆”。三是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借助县文旅局项目资金,修缮阳谷县文物保护单位袁氏民居,传承历史文化;新建健身广场、口袋公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通过技术下乡,捐赠专业图书1300余册搭建农村书屋平台,并定期开展阅读分享、村史传承、道德讲堂、知识讲座等文化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尚。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 document.queryselector('.lc_wbj_footer_1 .footer-info .left').innerhtml = unescape("")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