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莘县精准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过渡阶段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紧盯三个重点,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全力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紧盯底线,在防返贫动态监测上下功夫。采取“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织密织牢监测帮扶网。一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施动态监测。利用莘县巩固脱贫成果大数据平台和市防返贫暨乡村振兴智慧云平台,一方面平台汇集了低保、残疾等13个行业部门67项政策落实数据,实现了信息共享,确保11392户20559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政策落实到位,防止返贫。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对行业部门新增信息进行一月一筛查、一月一台账,建立部门信息筛查预警台账,由镇街逐户核查研判,有效防止了新致贫。2021年累计筛查新增的低保1586人、分散供养特困183人、失能困难老年人1074人、临时救助364人、危房c级63户、d级74户、大病支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3万元1574人、残疾3174人、非建档立卡享受助学金学生21833条。二是发挥干部作用开展日常监测。通过组织3813名帮扶责任人,1160名村乡村振兴专干,109名第五轮省市县第一书记,以及镇村两级干部,随时关注、主动了解村民家庭生活情况,日常监测常态化,及时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同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使符合条件的群众主动提出申请。三是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5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全面排查集中行动,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对所有农户进行排查,24个镇街对辖区内村(居)排查工作分层分类分阶段进行,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拉网式排查,确保农村人口全覆盖。通过以上措施,累计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监测对象65户216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户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
二、紧盯增收,在产业就业上下功夫。一是发展产业保增收。利用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3116万元,实施项目30个,其中新上6个产业项目,涉及种养殖及深加工、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现已将全部完工。加强存量项目管理,投资800万元,建立县镇村三级扶贫项目监测平台,实现对项目资产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全年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实现扶贫收益1966.67万元,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二是稳岗就业促增收。对全县5285名脱贫务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监测,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举办三次线上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5100个。组织脱贫户开展电商培训7期318人次。开发村级公益岗1734个,人均月增收300-500元。为自主创业的脱贫人口发放小额信贷6户30万元。三是支部引领强增收。突出“红色作用”,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深入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到1184个,平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2.5万元,带动36万名群众发家致富。大力开展“三资”清理专项行动,共计清理集体土地面积90078.05亩,清理合同24522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492.69万元。
三、紧盯帮扶,在政策落实落细上下功夫。一是持续落实行业政策。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实施了农村住房安全大排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控辍保学、医疗资助、危房改造等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守牢“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脱贫成果。二是用足兜底保障政策。为6031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60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2563万元;重残人员提前享受养老待遇1210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全县大病集中救治1427人,慢病签约服务9582人,各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健康扶贫门诊“两免两减半”,脱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居家服药811人;全县大病保险救助2835人次,救助金额324余万元,医疗救助11535人次,救助金额698余万元。三是凝聚社会帮扶力量。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全县共助推消费帮扶产品81.97万元,开设帮扶专柜2个,开展带货直播活动4场,组织超市开展促销活动1场。组织开展巾帼电商培训、巾帼致富带头人培训,线上线下共培训3500余名,为推动女性就业创业“铺路搭桥”。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结对服务,帮扶困境儿童82人、留守儿童488人,结对帮扶脱贫学生21名。开展“关爱女童 筑梦行动”公益活动,救助251名脱贫女童。积极推动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现已建成161处希望小屋。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